各领风骚!书法史上的18位“一代宗师”
1、中国文字工程总设计师:秦代李斯
苏轼是宋代大文豪兼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书画家于一身。他早年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一生忠君爱国但屡遭小人陷害遭贬斥流放。胸中块磊发而为翰墨溢而为文章为历代文人敬仰。
苏轼的书法自成一家。他的楷书出于颜体丰满宽博骨丰肉匀如“绵里裹铁”个性特征显着历史上称“苏字”。
他的行书上承晋唐诸贤而变化出新率情而运笔势跳宕天真绚丽。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大家”。
苏轼在书法理论上也很有建树。他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昔人是一快也。
”又称:“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黄庭坚歌颂他:“晚年又挟有外洋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到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崎岖其书法气势派头丰腴跌宕天真众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他被贬黄州时所写的《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2、让学界为之癫狂:东汉大书法家张芝
张怀瓘在更辽阔的艺术理论视野配景下对书法艺术举行了探讨和阐释。他认为书法和文学一样是可以“化育天下”的“不朽盛事”。与文学相比“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定已见其心”(《文字论》)。”书法的图形语言表达比文学更直接简约。
他提出:一流的书法家应该“直师自然”“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文字论》)” “席卷万殊裁成一相”从大千世界罗致种种生命和运动形式之美化为变化无穷的笔墨语言“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书议》)。真正的书法鉴赏应该是超功利的——“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只在精神层面交流……等等。以“自然本体论”为中心张怀瓘从艺术哲学高度对书法艺术的本源、人生价值、社会意义举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同时从技术、审美尺度、历史评价尺度等多维度提出了相应的理论编织了气势恢宏的理论自成体系极富思辨性。
在整其中国书法理论史上可以说逾越前人。因此学书法的人不读张怀瓘书论就不能说已司理解了中国文人的书法理想是什么。
3、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
由于唐太宗的提倡在唐前期的书坛率以“二王”妍美书风为宗。
至盛唐时代颜真卿出“鲁公变法出新意”书坛民风一。颜真卿早年从张旭学书得笔法。他善于向民间书法学习变法出新自成一家。他的楷书点画浑劲体势宽博被称为“颜体”。
这里不光凝聚了有史以来书法笔法的种种体式美(如篆之圆、隶之方)而且融入了士医生努力入世的理性精神;在传统理想人格与艺术形式之间找到了一种和谐的形式。他的行书线条浑朴自然字势奇逸在书法史上也自成一家。颜真卿为悼念其在安禄山叛乱中牺牲的侄子季明而写的文稿《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4、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唐代书家兼理论家孙过庭
Copyright © 2009-2021 www.0898crw.com. 贝博bb平台体育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48388748号-3